一、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一)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应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亲自操作;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方法;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实验课应该严格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任课老师不得随意减少实验的环节、项目和内容;指导教师应该认真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2)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观察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测量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培养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上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
(4)搞好实验课的课堂管理和考勤。
(二)质量标准
考查 项目 |
观测点 |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备注 |
A |
C |
1. 教 学 文 件 |
1.1 教学 资料 |
0.7 |
实验教学大纲完全符合要求;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等齐备,质量高;有实验挂图齐全;在实验教学中使用CAI,效果好 |
实验教学大纲基本符合要求;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基本齐备,质量一般;有实验教学中准备使用CAI |
|
1.2 教学 制度 |
0.3 |
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购置计划论证合理充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有关实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
制定规划、计划论证一般;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情况一般 |
2. 设 备 及 仪 器 管 理 |
2.1 每台套设备的实验人数 |
0.2 |
实验项目基本达到2人一组 |
部分实验项目达到2人一组 |
2.2 实验装置的质量及状况 |
0.3 |
能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仪器设备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配套仪器设备齐全,且总体水平先进;环境整洁卫生 |
难以满足实验要求,设备总体水平较低;环境卫生 |
2.3设备使用与维修 |
0.5 |
仪器设备布置合理,安全无事故;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经常维修、保养,有维修保养记录 |
仪器设备安全无事故;对实验仪器设备维修、保养一般 |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
3. 教 学 队 伍 及 水 平 |
3.1 实验室主任 |
0.2 |
实验室主任人选配备得当,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工作有成绩 |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 |
3.2 实验 队伍 |
0.5 |
实验室专职人员中,中、高级职务人员≥30%,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相对稳定;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
专职实验人员中,10%≤中、高级职称≤20%,学历、年龄结构接近合理;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一般 |
3.3 实验教学研究 |
0.3 |
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在近三年中有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在正式刊物发表)2篇以上 |
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在近三年中有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 |
4.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改 |
4.1 实验开出率 |
0.5 |
实验项目开出率K≥95%;实验学时开出率Ks≥95%(开出率均以实际开出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与实验大纲规定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之百分比) |
80%≤K<90%; 80%≤Ks<90% |
4.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
0.3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实验课程门数)≥80% |
60%≤G<80% |
4.3实验教学改革 |
0.2 |
实验教学改革或实验课程建设获校级以上奖励或验收鉴定 |
实验教学改革或课程建设成绩一般 |
5. 教 学 过 程 |
5.1 教师 指导 实验 |
0.5 |
课程主讲教师、实验教师讲实验,实验员准备、指导实验;批阅每份实验报告,有评语,有评分;实验教师认真备课、有教案,首开实验有预做,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组织周密、指导认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实验员指导实验;批阅每份实验报告;实验教师备课情况及实验准备工作一般;实验过程组织一般 |
5.2成绩评定 |
0.5 |
学生实验考核办法科学,考核记录准确合理 |
学生实验考核办法、考核记录基本准确、合理 |
6. 教 学 效 果 |
6.1学生 水平 |
0.8 |
实验课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操作条件,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强 |
学生的操作条件及独立操作能力一般 |
6.2成绩分析及学生评价 |
0.2 |
学生实验成绩呈正态分布;优良率在60%-80%;学生评价认为收获较大的≥80% |
实验成绩基本趋于正态分布;优良率>90%或<40%;认为收获较大的≥50%且认为收获一般的≥30% |
二、实验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方案
1、评价方案
以《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按《湖北科技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中评价要素的内涵和评价方法,采取先分项定等后计算分值再确定等级的方案对各教学单位实验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首先对各评价要素按A、B、C、D四档定等级,定等时参照《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中的A、C的标准,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然后计算评价基元的得分,按评价表中评价结果计算公式计算总分S,根据S的分值,根据S的分值,评价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优秀:87≤S<100;良好74≤S<87;合格:60≤S<74;不合格:S<60。
2、有关说明
①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一般由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以教学单位为单位进行评价;教务处进行抽查。
②学校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随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教学单位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以促进实验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③学校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并责令有关教学单位尽快改正。
湖北科技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
评价 项目 |
评价要素 |
分值 |
评价内涵 |
评价方法 |
评价等级 |
A |
B |
C |
D |
管 理 文 件 |
01 |
教学 资料 |
10 |
实验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单、实验用CAI等 |
查阅教学资料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
|
|
|
|
02 |
教学 制度 |
10 |
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购置计划、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
查阅规划、计划执行情况及有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
|
|
|
|
组 织 管 理 |
03 |
设备及仪器 管理 |
10 |
组人数、实验装置的质量与状况、设备使用与维修情况 |
检查设备台套数是否满足组人数要求,检查实验装置质量、使用与维修记录,检查实验室环境卫生状况 |
|
|
|
|
04 |
实验教学队伍 |
10 |
实验室主任、实验人员 |
查阅有关实验室主任任命的文件,查阅实验室人员名单 |
|
|
|
|
过 程 管 理 |
05 |
教师指导实验 |
20 |
讲授和指导实验的教学人员;实验报告的批阅情况;首开实验的预做记录;实验过程的组织与领导等 |
查阅实验教学人员名称;抽查实验报告;检查首开实验的预做记录;调查实验过程的组织 |
|
|
|
|
06 |
学生成绩评定 |
10 |
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实验考核记录情况,实验成绩评分情况 |
查阅实验考核办法,查阅实验考核原始记录;查阅实验成绩单 |
|
|
|
|
实 验 质 量
|
07 |
实验开出率 |
10 |
项目开出率和学时开出率 |
计算实验开出率 |
|
|
|
|
08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
5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 |
计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
|
|
|
|
09 |
学生操作水平 |
5 |
学生独立实验的操作能力 |
抽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
|
|
|
|
10 |
实验教改研究 |
5 |
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论文 |
查阅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论文发表情况 |
|
|
|
|
11 |
成绩分布及学生评价 |
5 |
实验成绩分布、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反馈信息 |
查阅实验成绩单,查阅学生对实验的反馈评价表 |
|
|
|
|
评 价 结 论 |
本评价方案有4项评价项目,共11个评价要素,其结果如下: 达到A档: 项; B档: 项;C档: 项; D档: 项 |
评价得分 |
|
评价等级 |
|
负责人签字 |
|
评价日期 |
|
备 注 |
(1)参考《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中A、C级标准打分;(2)评价结果计算公式S=∑Xj·Yj,其中Xj分别表示A、B、C、D四个等级的权重值(A=0.9,B=0.75,C=0.6,D=0.1),Yj表示各评价要素的分值。评价结果标准分:优秀:87≤S<100;良好74≤S<87;合格:60≤S<74;不合格:S<60。 |
|
|
|
|
|
|
|
|
|
|
|
|
|
|